超滤法外泌体提取步骤
外泌体是细胞释放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超滤法是近年来提取外泌体的一种新方法,以下是超滤法外泌体提取的步骤。
细胞培养
首先需要进行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至冷冻保存前的亲代细胞数量,以确保获得足够的外泌体样品。
收集培养上清液
将培养后细胞上清液收集到离心管中,用低速离心(1000*g,10分钟)去除细胞碎片和细胞核等大颗粒物,得到含有外泌体的上清液。
筛选上清液
将上清液通过0.22 μm滤器筛选,去除其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得到纯净的外泌体样品。
超滤离心
将纯净的外泌体样品通过超滤离心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具体操作为将外泌体样品加入一个超滤管中,然后用不同孔径的膜片进行分离。首先采用大孔径的膜片(如100 kDa),过滤出体积较大的物质。接下来再采用小孔径的膜片(如10 kDa),过滤出更小的物质,其中包括外泌体。将超滤液离心(10,000*g,30分钟)去除冗余液,得到外泌体样品。
利用印迹(Western Blot)验证提取效果
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化纤蛋白CD63和CD9,进一步证实外泌体已经被成功提取。
以上就是超滤法提取外泌体的步骤。
相对于传统的离心法和共沉淀法等方法,超滤法具有简单、高效、保留生物活性等优点,未来有望成为外泌体提取的一种主要方法。
最新动态
-
10.24
双荧光实验中用到的酶标板有什么特殊要求?
-
10.24
在微生物学研究中,酵母双杂交技术可用于研究哪些微生物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有何实际意义?
-
10.24
与凝胶迁移实验EMSA相比,酵母单杂交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哪里?
-
10.24
免疫亲和法提取外泌体是如何实现的?
-
10.22
基因合成完成后,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其序列的正确性?
-
10.22
芯片法DNA合成产物的纯度普遍低于传统固相合成法,可通过哪些后续纯化步骤(如PAGE、超滤)提升纯度?
-
10.22
多克隆抗体定制能否提供“荧光标记”或“酶标记”的修饰服务?
-
10.20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佐剂的选择需考虑哪些因素?不同佐剂的免疫效果与动物应激反应有何差异?
-
10.20
未脱盐的DNA合成产物会对后续实验产生哪些干扰?
-
10.20
基因合成的片段若需进行甲基化修饰,能否通过化学合成直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