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合成产物出现严重降解,可能是合成过程中哪些步骤(如脱保护、纯化)处理不当导致的?如何预防?
RNA合成产物严重降解是体外转录 (IVT) 实验中常见的棘手问题。这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RNA降解的核心原因是核糖核酸酶(RNase)的污染和反应体系中不利的化学环境。在合成与纯化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引入RNase或创造导致RNA自发降解的条件。
预防的关键在于:
全程无酶(RNase-free)操作:这是首要原则。
优化反应条件:特别是Mg²⁺浓度和温度。
选择温和高效的纯化方法:优先使用磁珠法,避免剧烈的pH变化。
一、合成与纯化各环节的 “高危点” 分析
以下是导致 RNA 降解的主要环节、原因及解决方案的汇总表。
环节(Stage) |
关键步骤(KeyStep) | 主要降解原因(PrimaryCauseofDegradation) | 预防与解决方案(Prevention&Solution) |
1.反应准备 |
模板、引物、NTPs、酶的混合 | RNase污染:来自移液器、枪头、EP管、水或试剂本身。 |
环境与耗材:使用RNase-free的枪头、EP管、水和所有缓冲液。定期清洁移液器和工作台。 个人防护:佩戴一次性手套,并频繁更换。 |
2.体外转录(IVT) | 37°C孵育反应 |
Mg²⁺浓度过高:Mg²⁺是T7聚合酶必需的,但过量会导致RNA自发降解(水解)。 模板问题:模板DNA中的杂质或nicks可能导致转录提前终止或产物不稳定。 |
反应体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或经验值优化Mg²⁺浓度(通常为7.5-10mM)。 反应条件:标准条件为37°C,2-4小时。根据产量和完整性的权衡进行调整。 模板质量:确保DNA模板纯化干净,无蛋白和盐离子污染。 |
3.反应终止 | 加入DNaseI去除模板DNA |
DNaseI引入RNase污染:商业DNaseI制剂中可能混有RNase。 EDTA浓度不足:终止时若EDTA不足以完全螯合Mg²⁺,残留的Mg²⁺会继续促进RNA降解。 |
酶的选择:购买并使用RNase-freeDNaseI。 终止步骤:确保EDTA的终浓度足够(通常为20-50mM),并在加入后充分混匀。 |
4.RNA纯化 | 方案A:酚/氯仿抽提 |
剧烈的pH变化:酚在酸性条件下会使RNA进入有机相而流失,且过程剧烈,易导致RNA断裂。 RNase污染:酚/氯仿本身可能被污染。 |
操作技巧: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剧烈涡旋。确保水相和有机相分离清晰。 替代方案:强烈建议用更温和的方法替代。 |
5.产物储存 | 方案B:硅胶柱纯化 |
柱膜残留RNase:部分廉价柱子的膜上可能残留RNase。 洗脱液污染:用于洗脱的水或缓冲液被污染。 洗脱效率低:RNA未完全洗脱,残留的核酸会在柱上被降解。 |
产品选择: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如Qiagen,Zymo,NEB)。 洗脱液:使用RNase-free的水(最好是新开封的),并确保pH在8.0-8.5之间以提高产量。 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确保洗脱步骤充分。 |
方案C:磁珠法纯化 |
磁珠残留RNase:磁珠储存液或洗液被污染。 盐离子/乙醇残留:洗涤不彻底,残留的盐或乙醇会影响后续实验,并可能间接导致降解。 |
磁珠选择:同样选择可靠品牌(如Beckman,ThermoFisher)。 洗涤:确保进行足够次数的洗涤(通常2-3次),并在最后一步彻底去除乙醇,完全干燥。 |
|
纯化后保存 |
储存条件不当:在-20°C下,RNA可能因反复冻融而断裂。 RNase再次污染:分装或取用过程中引入新的污染。 |
分装保存:将RNA产物分装成小体积(如10-20µL),避免反复冻融。 长期保存:在-80°C下保存。可加入RNase抑制剂(如RNasin),但这不是万能的。 记录:清晰标记分装日期和浓度。 |
二、系统性预防与排查方案
与其在问题发生后逐一排查,不如建立一套标准的SOP来系统性预防。
1. 环境与耗材控制 (基础防线)
专用区域:如果条件允许,设立一个专门的RNA操作区。
“无酶” 意识:将 “RNase-free” 作为操作信条。所有与 RNA 接触的物品都必须是无酶的。
定期清洁:使用RNase清除剂(如RNase Zap)擦拭工作台和移液器。
2. 试剂质量与新鲜度
核心原料:NTPs、T7聚合酶、DNase I 等关键试剂,优先选择高质量、专门为 IVT 优化的产品。
水是关键:所有反应都必须使用无RNase、无DNase的超纯水。
3. 优化反应体系
Mg²⁺浓度梯度实验:如果你怀疑是Mg²⁺的问题,可以设置一系列不同Mg²⁺浓度(如 5, 7.5, 10, 12.5mM)的平行反应,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产物完整性和产量,找到最佳点。
缩短反应时间:如果产量足够,尝试将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2小时,观察降解是否改善。
4. 选择最优纯化方案
首选:磁珠法。操作最简单、温和,且易于自动化,是目前最推荐的方案。
次选:硅胶柱法。效果可靠,但要注意洗脱效率和柱膜污染问题。
避免:酚/氯仿抽提法。除非是特定的下游实验要求,否则应避免使用。
5. 产物质量快速检测
琼脂糖凝胶电泳:最直观的方法。完整的RNA应显示为清晰、锐利的条带,没有明显的拖尾(smear)。
Agilent Bioanalyzer/片段分析仪:提供数字化的RNA完整性数值(RIN/eRIN),能更精确地评估 RNA 质量。
为了给你更精准的建议,我需要了解一些细节:
目前使用的是试剂盒还是自己配制的体系进行体外转录?
当前采用的纯化方法是哪一种(磁珠、硅胶柱还是酚/氯仿)?
通过什么方法判断RNA发生了严重降解的(例如,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出现拖尾)?
最新动态
-
09.28
基因合成在“定点突变”实验中,相比传统PCR定点突变法,有什么优势?(如多位点突变、大片段插入/缺失)
-
09.28
用于基因治疗的DNA合成产物,除序列正确性外,还需检测哪些指标(如内毒素、宿主菌残留、降解产物)以符合GMP标准?
-
09.28
修饰RNA合成后功能活性下降(如结合能力减弱),是否与修饰位点选择不当有关?如何通过序列分析排查?
-
09.28
同一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若需制备大量抗体,为何推荐选择羊而非兔作为宿主?羊的免疫周期会更长吗?
-
09.26
固相载体在siRNA合成中起到什么作用?不同载体树脂对siRNA合成的长度和修饰兼容性有何差异?
-
09.26
合成的基因片段在长期保存时,需要注意哪些条件?(如温度、缓冲液、避免反复冻融)保存期限通常是多久?
-
09.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在DNA合成产物的纯度检测中,如何实现单碱基分辨率?胶回收步骤可能引入哪些污染物?
-
09.26
体外转录法RNA合成产物中常见的杂质(如dsRNA)如何检测?这些杂质为何会引发免疫反应?
-
09.26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抗原是否需要进行标签去除(如His标签、GST标签)?标签残留会对抗体特异性产生哪些影响? 不要表格
-
09.25
DNA合成产物测序后发现碱基缺失或错配,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如单体质量、偶联效率低)?如何通过中间质量控制提前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