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seq原理及步骤
Chip-seq是一种常用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转录因子和染色质调控等。下面是其基本原理及步骤:
样品制备:对于细胞或者组织样品,需要先进行交联以保持蛋白-DNA结合状态;对于核小体(nucleosome),则通过添加Mg2+离子和抗凝剂等处理方式来保持其稳定性。
染色质免疫沉淀:将细胞或组织样品使用适当的切碎方式打碎,去除细胞核外的其他组分,然后使用特异性抗体沉淀目标染色质蛋白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DNA片段。
DNA解交联和纯化:对沉淀得到的复合物进行高盐浓度、温度和pH值等条件下的解交联,分离出DNA片段,并用酚/氯仿法或纯化试剂盒等方法从中提取纯化DNA。
DNA文库构建:将纯化的DNA片段进行片段化和末端修复,然后进行文库构建。在此过程中,引入了Illumina等相关公司提供的PCR扩增、链接和富集适配体等试剂。
dna测序:将构建好的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一系列的reads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存储。
通过对Chip-seq测序结果的分析,可以确定特定蛋白质在基因组上作用的位置、数量、频率和模式,从而更深入地研究染色质状态和转录因子调控等问题。
最新动态
-
08.19
脂质组学技术在鉴定外泌体脂质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
08.18
DNA pulldown能否用于研究病毒DNA与宿主细胞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08.18
如何分析荧光素酶发光信号的强度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关系?
-
08.14
在不同物种(如细菌、植物、动物等)中进行LCA实验有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项?
-
08.14
能否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DNA pulldown后结合的DNA量?
-
08.11
检测RNA-蛋白质复合物的Western blot或质谱仪器有哪些注意事项?
-
08.11
LCA实验怎么选择合适的目标蛋白?
-
07.29
检测外泌体蛋白标志物常用的技术有哪些?
-
07.29
动态光散射DLS用于外泌体鉴定的原理和局限性是什么?
-
07.28
以细菌致病机制研究为例,如何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细菌毒力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