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克隆原理及实验步骤
TA克隆(T-vector cloning)是常用的DNA片段克隆方法,它利用了T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的特点进行片段插入。以下是TA克隆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TA克隆原理:
首先,使用T限制性内切酶对待克隆的DNA片段进行酶切。T限制性内切酶通常识别并切割具有T/A碱基序列的DNA。
利用聚合酶在酶切后的DNA片段末端加上额外的腺嘌呤(A)碱基,形成与切割末端互补的单链悬臂。
使用线性化的载体DNA,该载体带有相应的T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载体和DNA片段的粘性末端具有互补性。
将T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段与线性化的载体DNA混合,使互补的末端结合。
利用DNA连接酶催化反应将DNA片段连接到载体DNA上,形成重组的载体-片段融合DNA。
将重组的载体DNA转化到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细胞。转化后的细胞在含有适当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通过筛选或测序等方法,确认是否成功插入目标DNA片段,并从正面克隆中分离纯化融合的载体。
TA克隆实验步骤:
获得目标DNA片段,可以通过PCR扩增或其他方法获得。
使用T限制性内切酶对目标DNA片段进行酶切。
在切割末端加上额外的腺嘌呤(A)碱基,通常使用聚合酶的模板无参与扩增方法。
线性化载体DNA,使其具有互补的粘性末端。
将DNA片段和线性化载体DNA混合,在合适的缓冲液中进行连接酶催化反应。
将重组的载体DNA转化到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
在含有适当抗生素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孵育转化后的细胞。
进行筛选或测序,确认是否成功插入目标DNA片段,并提取纯化融合的载体DNA。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TA克隆,将目标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进而进行蛋白表达、基因功能研究等应用。
最新动态
-
08.27
什么是 “密码子优化”?为什么在重组蛋白表达(如大肠杆菌、哺乳动物细胞)中,基因合成必须进行密码子优化?
-
08.27
siRNA合成的每一步偶联反应效率通常需达到多少才能保证全长产物比例?低效偶联会导致哪些杂质?
-
08.27
酶促法RNA合成中,T7RNA聚合酶的启动子序列对合成效率有何影响?如何设计模板以提高RNA合成产量
-
08.27
不同宿主物种(兔、鼠、羊、鸡)多克隆抗体定制在免疫难度、抗体产量、后续应用兼容性上有何区别?
-
08.26
体外转录法RNA合成依赖哪些核心组件(如酶、模板、核苷酸)?其合成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
08.26
化学法DNA合成的主流技术 “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 中,核苷酸单体如何通过逐步偶联实现DNA合成?核心反应步骤有哪些?
-
08.26
siRNA合成的核心化学原理是什么?固相亚磷酰胺法在siRNA合成中如何实现核苷酸的逐步偶联?
-
08.26
基因合成与PCR扩增目的基因有哪些本质区别?从模板需求、序列灵活性、片段长度限制等角度分析
-
08.25
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酵母双杂交实验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模式和生物学规律?
-
08.22
不同实验室之间外泌体鉴定结果的可比性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