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实验固定条件
高通量染色质相互作用(Hi-C ) 实验属于染色体空间结构的技术。该技术包括许多步骤,使用化学交联、DNA剪切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来检测染色体内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和频率。下面是 Hi-C 实验中的一些主要固定条件:
细胞固定:在 Hi-C 实验中,需要对细胞进行化学交联。通常使用甲醛作为交联剂,将细胞群体固定在特定时间点内。甲醛浓度、交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
DNA 剪切:完成细胞固定后,需要将 DNA 剪切成片段并标记。原则上,DNA 应该均匀剪切,并且剪切后的片段长度应该适当。常见的限制性内切酶有 MboI、HindIII、DpnII、NcoI 等。
连接:将剪切的 DNA 片段进行连接。这里使用的连接剂通常是 T4 DNA 链接酶。
逆交联:连接完成后,需要进行逆交联,以去除甲醛交联后形成的共价键。逆交联条件应该适当,避免 DNA 链断裂或其他影响测序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情况发生。
提取和高通量测序:逆交联后,需要将 DNA 片段进行纯化并进行高通量测序。此过程中需要注意 DNA 片段的质量和浓度,以及如何根据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 NGS 平台和方法。
Hi-C 实验的固定条件很多,涉及到化学交联、DNA 剪切、连接、逆交联以及高通量测序等多个环节。应该针对实验目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和调整。
最新动态
-
05.22
如何解决ELISA试剂盒定制中常见的基质干扰问题?
-
05.21
GST pull down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
05.20
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05.20
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
05.19
如何提高CoIP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05.19
CoIP能否用于检测内源性蛋白互作?与外源过表达系统有何区别?
-
05.19
为什么CoIP结果中检测不到预期的互作蛋白?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
05.19
CoIP实验中,如何避免抗体重链/轻链对Western Blot结果的干扰?
-
05.16
抗体制备公司在交付抗体时,除了抗体浓度、纯度,是否包含亲和力常数(KD值)、效价、内毒素含量等,还会提供哪些质检报告和相关数据?
-
05.16
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如何保证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和抗体分泌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