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c实验固定条件
高通量染色质相互作用(Hi-C ) 实验属于染色体空间结构的技术。该技术包括许多步骤,使用化学交联、DNA剪切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来检测染色体内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和频率。下面是 Hi-C 实验中的一些主要固定条件:
细胞固定:在 Hi-C 实验中,需要对细胞进行化学交联。通常使用甲醛作为交联剂,将细胞群体固定在特定时间点内。甲醛浓度、交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
DNA 剪切:完成细胞固定后,需要将 DNA 剪切成片段并标记。原则上,DNA 应该均匀剪切,并且剪切后的片段长度应该适当。常见的限制性内切酶有 MboI、HindIII、DpnII、NcoI 等。
连接:将剪切的 DNA 片段进行连接。这里使用的连接剂通常是 T4 DNA 链接酶。
逆交联:连接完成后,需要进行逆交联,以去除甲醛交联后形成的共价键。逆交联条件应该适当,避免 DNA 链断裂或其他影响测序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情况发生。
提取和高通量测序:逆交联后,需要将 DNA 片段进行纯化并进行高通量测序。此过程中需要注意 DNA 片段的质量和浓度,以及如何根据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 NGS 平台和方法。
Hi-C 实验的固定条件很多,涉及到化学交联、DNA 剪切、连接、逆交联以及高通量测序等多个环节。应该针对实验目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和调整。
最新动态
-
11.06
体外转录法能否间接实现DNA合成?其通过RNA中间体反转录为DNA的流程中,需避免哪些影响DNA合成质量的因素?
-
11.06
基因合成在重组蛋白表达中起到什么关键作用?流程是怎样的?
-
11.06
基因合成的成本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
11.03
CO-IP实验常用的裂解液有哪些?成分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
11.03
以重组蛋白为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对蛋白的纯度、可溶性、完整性有什么要求?
-
11.03
合成基因序列若与参考序列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
10.31
基因合成的“纯度等级”有什么区别?不同实验场景该如何选择?
-
10.30
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否初步判断长片段DNA合成产物的完整性?如何通过电泳结果排除片段断裂或非特异性组装的问题?
-
10.30
多克隆抗体定制前需明确哪些核心需求?
-
10.27
多克隆抗体定制能否通过“分段设计抗原”实现对特定结构域的抗体富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