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单杂交原理及实验步骤
酵母单杂交(Yeast One-Hybrid,Y1H)是一种用于筛选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技术。其原理是基于酵母细胞中的转录因子Gal4和对应的启动子GAL1/10,将目标DNA片段插入到GAL1/10启动子上游,在酵母细胞中表达成融合蛋白,与BD-融合蛋白结合形成一个复合物,从而实现对DNA靶点的筛选。
酵母单杂实验视频
其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构建两个重组质粒,其中一个含有待测核酸序列、GAL1/10启动子和选择性标记;另一个质粒含有BD-Gal4融合蛋白。
在酵母细胞中转化这两个质粒,使其在同一细胞中表达。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转化后的酵母细胞,筛选出可生长的克隆,这些克隆代表了BD-Gal4蛋白和目标DNA片段的相互作用。
对筛选出来的克隆进行进一步验证,如确认目标DNA片段是否真正结合到BD-Gal4蛋白上,以及进一步鉴定筛选出来的DNA靶点。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实现酵母单杂交技术,从而筛选出与特定蛋白相互作用的DNA序列,进一步深入了解生物分子之间的调控机制。
最新动态
-
09.30
免疫过程中若动物出现异常,多克隆抗体定制需如何调整方案?是否会影响最终抗体产量?
-
09.30
滚环扩增(RCA)技术能否用于长片段DNA合成?其通过环形模板实现DNA合成的原理与PCR扩增有何不同?
-
09.30
体外转录法siRNA合成后,为何必须进行DNase和磷酸酶处理?这些步骤如何影响siRNA的活性?
-
09.30
基因合成中“错误率”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常用的错误校正方法有哪些?
-
09.29
高通量筛选用DNA文库(如sgRNA文库)的DNA合成通常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如何平衡DNA合成的成本与文库多样性?
-
09.29
高通量筛选用DNA文库(如sgRNA文库)的DNA合成通常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如何平衡DNA合成的成本与文库多样性?
-
09.29
RNA合成产物的二级结构过强导致电泳条带异常,可通过哪些预处理?
-
09.29
合成多肽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多肽序列设计需规避哪些风险?
-
09.28
基因合成在“定点突变”实验中,相比传统PCR定点突变法,有什么优势?(如多位点突变、大片段插入/缺失)
-
09.28
用于基因治疗的DNA合成产物,除序列正确性外,还需检测哪些指标(如内毒素、宿主菌残留、降解产物)以符合GMP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