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实验的步骤及原理
FISH是常用的细胞遗传学技术,用于检测和定位DNA或RNA序列在细胞核中的位置。下面是FISH实验的基本步骤及原理:
样品制备:
处理细胞:收集目标细胞样品,如固定的组织切片或悬浮细胞。
固定: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或载玻片上。
透化:通过使用适当的方法,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以便探针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内。
探针制备:
目标序列选择:确定要检测的目标DNA或RNA序列。
靶向序列合成:根据目标序列设计引物,合成与目标序列互补的荧光标记化的探针。
杂交反应:
探针混合:将目标序列的探针与杂交缓冲液混合。
杂交:将探针混合物加到固定的细胞样品上,并在特定温度下进行杂交反应。探针会与细胞中的目标序列杂交结合。
洗涤:
用高盐浓度洗涤缓冲液洗去非特异性结合的探针,以减少背景噪音。
染色:
荧光染色:将荧光标记的抗体或亮染料添加到载玻片上,与目标序列上的探针结合。这样可以形成荧光信号。
显微镜观察: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上的染色细胞,通过荧光信号确定目标DNA或RNA序列的位置和数量。
FISH的原理是基于目标探针与目标序列的互补碱基配对原则。荧光标记的探针可以与细胞中的目标DNA或RNA序列的互补部分结合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通过荧光信号的检测,可以确定目标序列在细胞核中的位置和数量。
FISH技术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如遗传学研究、肿瘤学、胚胎学等,用于检测基因缺失、基因扩增、染色体异常等变化。
最新动态
-
08.26
体外转录法RNA合成依赖哪些核心组件(如酶、模板、核苷酸)?其合成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
08.26
化学法DNA合成的主流技术 “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 中,核苷酸单体如何通过逐步偶联实现DNA合成?核心反应步骤有哪些?
-
08.26
siRNA合成的核心化学原理是什么?固相亚磷酰胺法在siRNA合成中如何实现核苷酸的逐步偶联?
-
08.26
基因合成与PCR扩增目的基因有哪些本质区别?从模板需求、序列灵活性、片段长度限制等角度分析
-
08.25
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酵母双杂交实验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模式和生物学规律?
-
08.22
不同实验室之间外泌体鉴定结果的可比性如何提高?
-
08.22
酵母双杂交实验的自动化操作目前有哪些进展和设备应用,对实验效率和准确性有何提升?
-
08.22
双荧光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荧光素酶是什么?它们的来源和发光特点分别是什么?
-
08.22
为什么CO-IP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
-
08.21
在基础生物学研究中,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于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谱、揭示细胞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有哪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