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筛库实验原理步骤
酵母双杂筛库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筛选方法,用于发现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其原理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构建酵母双杂交库:首先需要构建一个酵母基因组的表达文库,其中包含大量的酵母基因。这些基因会被转录成对应的mRNA,进一步转化成融合的mRNA-蛋白质编码序列(prey)。这样的文库可以通过反转录和cDNA合成来制备。
目标蛋白的诱饵构建:将目标蛋白的编码序列(bait)插入一个适当的表达载体中,使其能够被酵母细胞稳定表达,并与报告基因关联。
双杂交实验:将预先构建好的目标蛋白的诱饵表达载体与酵母双杂交库进行共转化。转化后的酵母细胞中存在目标蛋白与库中蛋白互相结合形成蛋白复合物的可能性。
选择性生长培养基的使用:双杂交实验后,对转化后的酵母细胞进行选择性生长培养,排除未发生蛋白相互作用的细胞。
鉴定正面和背景活性:将生长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酵母细胞转移到含有报告基因的检测平板上。如果目标蛋白的诱饵与库中的蛋白相互作用,则酵母细胞会表达报告基因并产生特定的表型。通过筛选表现出报告基因表型的酵母细胞,可以确定可能与目标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验证和鉴定相互作用:对于显示阳性结果的酵母细胞,可以进一步进行验证和鉴定蛋白相互作用。例如,可以通过重复酵母双杂交实验、蛋白共沉淀、免疫共沉淀等方法来验证和确认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在进行酵母双杂筛库实验时,对目标蛋白的选择、诱饵的构建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都非常重要。实验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进行合理的考虑和安排。此外,酵母双杂筛库实验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和技术,如质谱分析、结构生物学等,来进一步验证和深入研究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最新动态
-
06.27
提取外泌体添加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是什么?
-
06.26
外泌体提取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
06.26
外泌体鉴定的金标准方法有哪些?怎么操作?
-
06.25
植物外泌体与动物外泌体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
06.24
酵母单杂交技术在基因转录调控研究中有哪些具体应用
-
06.24
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外泌体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
06.23
与其他基因表达或蛋白相互作用检测方法相比,双荧光实验的优势和局限性是什么?
-
06.23
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通常通过哪些直观的现象或指标来判断蛋白质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
06.23
组织样本提取外泌体前需要进行哪些预处理?
-
06.17
分子互作实验结果出现假阴性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