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qPCR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RIP-qPCR(RNA Immunoprecipita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 RNA 免疫沉淀 -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其基本原理如下:
1、RNA 免疫沉淀(RIP)原理
抗原 - 抗体特异性结合:利用针对目标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将细胞内与该蛋白结合的 RNA - 蛋白复合物免疫沉淀下来。细胞内存在众多不同的 RNA 结合蛋白,它们各自与特定的 RNA 序列或结构相互作用,执行如转录调控、mRNA 加工、转运、翻译等生物学功能。当加入针对特定 RNA 结合蛋白的抗体时,抗体就会与目标蛋白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 - 抗体复合物。
磁珠富集复合物:通常会使用结合了二抗的磁珠来捕获抗原 - 抗体复合物。二抗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一抗,通过这种方式,使 RNA - 蛋白 - 抗体复合物结合到磁珠上。然后,通过磁力将磁珠及其结合的复合物从细胞裂解液等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经过多次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杂质,从而得到相对纯化的与目标蛋白结合的 RNA。
2、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原理
引物与模板结合:根据目标 RNA 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 qPCR 反应体系中,引物能够与经过 RIP 富集得到的 RNA 反转录生成的 cDNA 模板特异性结合。引物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了 qPCR 反应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
DNA 聚合酶扩增: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 dNTP 为原料,从引物结合位点开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新 DNA 链,通过不断重复变性、退火、延伸的循环过程,使目标 DNA 片段得到指数级扩增。
荧光信号监测:在 qPCR 反应中,会使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探针来实时监测 DNA 扩增过程。常用的荧光染料如 SYBR Green 能与双链 DNA 特异性结合,在激发光的作用下发出荧光,荧光强度与 DNA 的量成正比。随着 PCR 反应的进行,DNA 产量不断增加,荧光信号也逐渐增强。通过荧光定量 PCR 仪对荧光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就可以精确地测定出初始模板中目标 RNA 的含量。
通过 RIP-qPCR 技术,可以先利用 RIP 特异性富集与特定蛋白结合的 RNA,再通过 qPCR 对这些 RNA 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研究特定 RNA 结合蛋白与 RNA 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这种相互作用的变化情况。
最新动态
-
09.12
荧光素酶底物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
09.12
从载体构建、酵母菌株改造、实验流程设计等方面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酵母双杂交技术,使其能够检测到更微弱或更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
09.12
如何通过细胞实验来验证外泌体的功能?
-
09.1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双荧光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主要区别?
-
09.11
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如何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探索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疾病防治提供新靶点?
-
09.11
RT-PCR检测外泌体RNA的流程是怎样的?
-
09.08
双荧光实验怎么设计实验来确定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具体结合位点?
-
09.08
酵母单杂交实验遇到菌株污染噬菌体的情况,该如何应对?
-
09.08
外泌体中RNA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检测?
-
09.03
基因合成的长度上限通常是多少?目前已报道的最长人工合成基因/基因组是多少(如合成酵母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