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制备公司在交付抗体时,除了抗体浓度、纯度,是否包含亲和力常数(KD值)、效价、内毒素含量等,还会提供哪些质检报告和相关数据?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05-16 16:11:50

    在抗体交付时,质检报告的内容会根据抗体类型(如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应用场景(科研、诊断、治疗等)及客户需求有所差异。除了抗体浓度和纯度,亲和力常数(KD 值)、效价、内毒素含量等指标通常也会包含在质检报告中,部分高端应用(如临床前研究或治疗用抗体)还需提供更全面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数据。以下是常见的质检报告内容及相关数据:

一、基础理化性质检测

1、抗体浓度

    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OD280,基于 IgG 的消光系数 ε=1.4mg/mL・cm)、BCA 法或 Bradford 法(适用于含血清或复杂成分的样品)。

    数据形式:明确标注浓度值(如 1.0 mg/mL)及检测方法。

 

2、纯度

    检测方法:

    (1)SDS-PAGE(还原 / 非还原电泳):评估抗体完整性及杂蛋白污染(如轻链、重链分子量分别约 25kDa、50kDa,纯度需≥95%)。

    (2)HPLC(尺寸排阻 / 离子交换层析):定量分析聚集体(如多聚体≤5%)和降解产物。

    (3)数据形式:提供电泳图或 HPLC 色谱图,标注主峰占比。

二、功能活性检测

1、亲和力常数(KD值)

    检测方法:

    (1)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如 Biacore):实时监测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和解离,计算 KD 值(范围通常为 nM 级,如 10⁻⁹ M)。

    (2)荧光偏振(FP)或流式细胞术(FACS):适用于细胞表面抗原的亲和力检测。

    (3)数据形式:提供 KD 值及结合曲线,部分报告包含 association rate (ka) 和 dissociation rate (kd)。

 

2、效价(Titer)

    检测方法:

    (1)ELISA:通过梯度稀释抗体,测定能检测到特定信号的最高稀释倍数(如效价为 1:10⁵)。

    (2)中和试验(适用于功能型抗体):检测抗体抑制抗原活性的能力(如中和效价 IC₅₀)。

    (3)数据形式:以滴度(如 1:5000)或 IC₅₀值(如 50 ng/mL)表示。

 

3、特异性

    检测方法:

    (1)Western blot:验证抗体与目标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如在细胞裂解液中识别单一蛋白条带)。

    (2)免疫荧光(IF)或免疫组化(IHC):确认抗体在组织或细胞中的定位特异性。

    (3)数据形式:提供实验图片或阳性 / 阴性对照结果。

 

三、安全性指标

1、内毒素含量

    检测方法:鲎试剂法(LAL 法)或重组 C 因子法,适用于治疗用抗体或细胞治疗级抗体。

    数据标准:科研级抗体通常≤10 EU/mg,临床级需≤0.1 EU/mg(符合 FDA 或药典标准)。

    数据形式:直接标注内毒素浓度(如 0.5 EU/mg)。

 

2、微生物污染

    检测项目: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如逆转录病毒)。

    检测方法:

    (1)无菌培养法:接种至液体 / 固体培养基,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2)支原体 PCR:灵敏度可达 10³ CFU/mL。

    (3)病毒因子检测:针对特定宿主细胞来源的病毒(如鼠源性抗体需检测小鼠白血病病毒 MLV)。

    (4)数据形式:阴性 / 阳性结果,或定量检测值(如支原体 DNA<100 copies/mL)。

 

3、宿主细胞蛋白(HCP)和 DNA 残留

    检测方法:ELISA 法检测 HCP 残留(通常≤0.1%),qPCR 法检测宿主 DNA 残留(如≤10 ng/mg)。

    应用场景:治疗用抗体或工业级抗体的必检项目。

 

四、其他定制化指标

1、糖基化分析(适用于治疗性抗体)
    检测方法:质谱(MS)或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分析 Fc 段糖链组成(如岩藻糖含量、半乳糖基化程度),影响抗体的 ADCC/CDC 效应。

    数据形式:糖型分布比例(如 G0F=40%,G1F=35%,G2F=25%)。

 

2、热稳定性

    检测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熔解温度(Tm 值),评估抗体在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如 IgG 的 Tm≥85℃)。

     数据形式:提供 Tm 值及热变性曲线。

 

3、动物源性成分(ADCF)检测

    检测方法:ELISA 或 PCR,确认生产过程中是否引入牛 / 猪源性成分(如无血清培养基需声明 ADCF-free)。

    数据形式:阴性结果或残留量(如牛 IgG<1 ng/mg)。

 

五、不同应用场景的报告差异

应用场景

必检指标(除浓度 / 纯度外) 可选附加指标

科研用抗体

效价、特异性(WB/IF)、内毒素(若用于细胞实验) KD 值、热稳定性

诊断试剂原料

KD 值、交叉反应性、批间一致性 糖基化分析、长期稳定性数据

治疗性抗体(临床前)

内毒素、HCP、DNA 残留、无菌性、生物活性(如细胞增殖抑制率) 病毒清除验证报告、毒理学数据
工业级抗体(如亲和层析介质) 结合容量(如 mg 抗体 /mL 填料)、耐酸碱稳定性

循环使用次数验证、化学兼容性数据

    标准质检报告通常包含抗体浓度、纯度、亲和力(KD 值)、效价、内毒素等核心指标,而安全性数据(如微生物污染、HCP、DNA 残留)和功能活性数据(如特异性、中和活性)则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性提供。对于高端需求(如临床研究),企业还需遵循 GLP/GMP 标准,提供完整的放行报告和可追溯的检测记录,确保抗体质量符合法规要求。交付时建议与供应商明确需求,避免因指标缺失影响后续实验或生产。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