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P实验中,细胞裂解液的制备需要注意什么?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05-16 15:37:00

关键操作:

    裂解液配方:温和裂解液(如含 1% NP-40 或 Triton X-100):保留蛋白互作,适用于胞内蛋白;

    强裂解液(如含 SDS):破坏蛋白互作,不可用于 CoIP;

    蛋白酶抑制剂:必须添加(如 PMSF、Complete Cocktail),防止蛋白降解;

    裂解温度:冰上操作,避免高温导致蛋白变性或互作解离;

    细胞数量:哺乳动物细胞建议每样本使用 1×10⁷–5×10⁷个细胞,确保足够的蛋白丰度。

    在 CoIP(免疫共沉淀)实验中,细胞裂解液的制备是关键步骤,直接影响蛋白互作的保留、非特异性结合水平及后续实验结果。以下是制备细胞裂解液时需注意的核心要点,分维度详细说明:

一、裂解液配方的选择

1. 表面活性剂(去污剂)的强度

    温和型裂解液(推荐用于 CoIP):

        成分:含非离子型去污剂(如 1% NP-40、Triton X-100)或两性离子去污剂(如 CHAPS)。

        特点:破坏细胞膜但保留蛋白 - 蛋白互作,适用于胞内可溶性蛋白、核蛋白或中等强度互作的检测。

        配方示例:

        50 mM Tris-HCl (pH 7.4),  

        150 mM NaCl,  

        1% NP-40,  

        1 mM EDTA,  

        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Complete Cocktail)。  

    强裂解液(禁用):

        成分:含阴离子去污剂(如 SDS、Triton X-100 高浓度)。

        风险:破坏蛋白空间结构及互作界面,导致 CoIP 失败。

2. 盐浓度的调节

    标准盐浓度:100–150 mM NaCl(维持离子强度,减少非特异性电荷吸附)。

    高盐优化:若背景高,可提高至 300 mM NaCl(增强洗涤严谨性,但可能破坏弱互作)。

    低盐场景:仅用于检测极弱互作(需搭配交联剂使用)。

 

二、保护蛋白活性与互作的关键试剂

1. 蛋白酶抑制剂

    必要性:必须添加,防止细胞裂解后蛋白酶降解靶蛋白及互作蛋白。

    组合方案:

        常规选择:1 mM PMSF(短效,需现加)+ 1× 蛋白酶抑制剂 cocktail(广谱,如 Roche Complete)。

        特殊样本:若检测磷酸化蛋白,需额外添加磷酸酶抑制剂(如 Na3VO4、β- 甘油磷酸钠)。

2. 交联剂(可选)

    适用场景:检测瞬时互作、弱互作或膜蛋白互作时,需用交联剂固定天然构象。

    常用试剂:

        甲醛(可逆交联):终浓度 0.1–1%,室温作用 5–10 分钟,用甘氨酸淬灭。

        DSS(膜透性交联剂):终浓度 0.5–2 mM,用于固定细胞表面蛋白互作

 

三、实验操作细节与温度控制

1. 细胞裂解的物理方法

    贴壁细胞:

        弃培养基后,用预冷 PBS 洗涤 2–3 次(去除血清蛋白干扰);

        直接向培养皿中加入裂解液,冰上孵育 15–30 分钟,用细胞刮收集裂解物。
    悬浮细胞:

        离心收集细胞(1000 rpm,4℃,5 分钟),弃上清后用预冷 PBS 重悬洗涤;
        加入裂解液,冰上涡旋或轻柔吹打混匀,避免产生气泡(气泡可能导致蛋白变性)。

 

2. 低温操作全程控温

    温度要求:所有操作在 4℃或冰上进行,包括试剂配制、裂解、离心和后续孵育。

    原理:低温可抑制蛋白酶活性,减少蛋白降解,同时维持蛋白互作的天然状态。

 

3. 裂解物的离心条件

    目的:去除细胞碎片、细胞核及不溶性杂质,避免堵塞磁珠或影响后续结合效率。

    参数:12,000–14,000 rpm,4℃离心 15–20 分钟,取上清(即裂解液)进行后续实验。

 

四、样本标准化与质量控制

1. 蛋白浓度测定

    方法:使用 BCA 法或 Bradford 法测定上清液蛋白浓度,确保不同样本间上样量一致(推荐每 IP 反应使用 1–5 mg 总蛋白)。

    意义:若蛋白浓度过低,可能导致互作蛋白检测不到;浓度过高则增加非特异性结合风险。

2. Input 对照的制备

    操作:取 10% 裂解液作为 Input 样本,与 IP 样本同时进行 Western Blot 检测。

    作用:

        验证靶蛋白和互作蛋白在原始裂解液中的表达水平;

        排除因细胞处理或裂解效率差异导致的假阴性结果。

 

五、特殊样本的裂解优化

1. 难裂解细胞(如肿瘤细胞、干细胞)

    增强裂解手段:

        超声破碎(低功率,10–20 次脉冲,每次 1 秒,冰上操作);

        冻融法(-80℃与 37℃交替冻融 2–3 次)。

    注意:超声或冻融可能破坏部分蛋白互作,需预实验验证。

2. 膜蛋白或核蛋白的裂解

    膜蛋白:使用含 0.5% CHAPS 的裂解液,或添加膜蛋白提取试剂(如 Thermo Mem-PER)。

    核蛋白:先通过低渗裂解分离细胞质与细胞核,再用核裂解液(如含 0.1% SDS)提取核蛋白。

 

六、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可能原因

解决策略
裂解液浑浊

细胞碎片未充分离心

提高离心转速(如 16,000 rpm)或延长离心时间
蛋白降解严重

蛋白酶抑制剂失效或未及时添加

新鲜配制抑制剂,裂解后立即冰浴
互作信号弱

裂解液破坏互作

更换更温和的裂解液(如降低 NP-40 浓度至 0.5%)
背景高

裂解液中杂质蛋白过多

预清除(用 Protein A/G 磁珠 + IgG 吸附杂蛋白)


七、关键操作流程图
    细胞收集 → 预冷PBS洗涤 → 加入温和裂解液(含抑制剂)→ 冰上裂解15–30分钟 →  离心(14,000 rpm, 4℃, 20分钟)→ 取上清测定蛋白浓度 → 预清除(可选)→ 进行IP实验  


    通过严格控制裂解液成分、低温操作及样本标准化,可最大程度保留蛋白互作并降低背景,确保 CoIP 实验的可靠性。如需进一步优化特定细胞类型或蛋白的裂解条件,可提供详细信息后针对性讨论!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