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合成的核心化学原理是什么?固相亚磷酰胺法在siRNA合成中如何实现核苷酸的逐步偶联?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08-26 09:45:56

    siRNA合成的核心化学原理是通过核苷酸单体的逐步共价连接构建RNA链,其关键在于解决核糖 2'- 羟基的高反应活性问题,并通过保护基团调控反应特异性。目前主流的化学合成方法为固相亚磷酰胺法,该方法在固相载体上实现核苷酸的定向偶联,具体过程如下:

一、siRNA合成的核心化学原理

    siRNA是由两条互补RNA链组成的双链分子,每条链的合成均依赖核苷酸单体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与DNA合成相比,RNA 合成的特殊挑战在于核糖的 2'- 羟基(-OH)具有高反应活性,易在合成过程中参与副反应(如自身环化或错误偶联)。因此,siRNA 合成的核心是通过选择性保护 2'- 羟基(如使用酸敏感的保护基团),确保核苷酸仅通过 3'- 羟基与下一个单体的 5'- 磷酸基团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实现 RNA 链的定向延伸。

二、固相亚磷酰胺法在siRNA合成中的逐步偶联过程

    该方法以固相载体(如可控孔度玻璃CPG树脂)为固相支持物,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核苷酸的逐步偶联(以单链 RNA 合成为例):

1、固相载体预处理

    第一条核苷酸单体(3'- 端起始单体)通过 3'- 羟基共价连接到固相载体上,其 2'- 羟基被暂时性保护基团(如叔丁基二甲基硅基TBDMS或三氟乙酰基TFAA)封闭,避免副反应。

2、脱保护(去三苯甲基)

    用三氟乙酸(TFA)处理连接在载体上的核苷酸,去除其 5'- 羟基上的二甲氧基三苯甲基(DMT)保护基团,暴露 5'- 羟基,为下一步偶联做准备。

3、偶联反应

    将活化的亚磷酰胺单体(含目标碱基,且 5'- 端带 DMT 保护、2'- 端带保护基团)与固相载体上的核苷酸反应。在活化剂(如四唑)作用下,亚磷酰胺单体的 3'- 磷酸基团与固相上核苷酸的 5'- 羟基形成亚磷酸三酯中间体,实现两个核苷酸的连接。此步骤是偶联效率的关键,需控制反应时间(通常30-120秒)以确保效率>99%。

4、盖帽(Capping)

    用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处理未反应的5'-羟基,使其乙酰化,避免后续反应中这些游离羟基参与非特异性偶联,减少短片段杂质。

5、氧化

    用碘溶液将亚磷酸三酯中间体氧化为稳定的磷酸二酯键,形成RNA链骨架的特征结构。

6、循环延伸

    重复步骤2-5(脱保护→偶联→盖帽→氧化),按预设序列依次添加核苷酸,使 RNA 链从 3'→5' 方向逐步延伸至目标长度。

7、切割与脱保护

    合成完成后,用浓氨水(或甲基胺)处理固相载体,将合成的RNA链从载体上切割下来,并去除所有保护基团(包括2'- 羟基的保护基团和碱基上的保护基团)。

8、纯化与退火

    通过PAGE或HPLC纯化单链RNA,去除短片段、未完全脱保护的杂质,最终将正义链与反义链退火形成双链siRNA

 

    固相亚磷酰胺法通过固相载体固定、保护基团精准调控和循环偶联反应,实现了siRNA的高效化学合成。其核心优势在于可精确控制序列、引入化学修饰(如2'-F、硫代磷酸酯),且适合自动化合成,是目前制备高纯度、定制化siRNA主流方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