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合成的长度上限通常是多少?目前已报道的最长人工合成基因/基因组是多少(如合成酵母染色体)?
基因合成的长度上限没有绝对标准,会因技术和具体需求而有所不同。
从技术层面来看,化学法合成单步合成效率虽然已高达 99.8%,但长度通常被限制在 200-300nt,更长的基因或基因组则需要通过寡核苷酸片段的酶促组装或体内组装获得。酶促合成技术可从头合成较长的寡核苷酸,如 Ansa Biotechnologies 曾成功从头合成了 1005 个碱基的 DNA 序列,这是目前报道的单次合成最长的寡核苷酸,但该技术成本高,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在商业层面,金斯瑞表示可为客户合成长达10kb及以上的基因序列,且已挑战合成成功长达 200kb 的基因。Ribbon Biolabs 目前可无障碍地合成长达 20kb 的 DNA。
目前已报道的较长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方面,成功实现了酿酒酵母十二号染色体的人工设计与合成,该染色体全长为976,067个碱基,是当时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真核线性染色体。2023 年 11 月,Jef D. Boeke、戴俊彪、Yasunori Aizawa 课题组合作报道人工合成了迄今为止最长真核生物染色体,长度为 1,454,621bp。
最新动态
-
09.19
siRNA合成中,单链RNA合成完成后,退火步骤的温度和时间如何优化才能提高双链形成效率?
-
09.19
基因合成的长度上限通常是多少?目前已报道的最长人工合成基因/基因组是多少(如合成酵母染色体)?
-
09.18
合成生物学中人工基因组(如合成酵母染色体)的DNA合成,如何通过分段组装突破长片段合成的长度限制?核心挑战是什么?
-
09.18
多克隆抗体定制能否实现“针对特定修饰位点”(如磷酸化、甲基化)的抗体制备?需在需求阶段提供哪些关键信息?
-
09.17
合成基因片段若需用于植物转化(如农杆菌介导转化),在序列设计上需要额外考虑哪些因素?(如植物密码子偏好、载体元件匹配)
-
09.17
DNA合成后发现短片段杂质过多,可能是合成过程中的哪些步骤(如偶联、脱保护)出现问题?如何通过工艺调整减少杂质?
-
09.17
特殊宿主(如鸡)的多克隆抗体定制,免疫方案与哺乳动物有何不同?抗体收集方式(采血vs收集卵黄)的优缺点是什么?
-
09.16
测序验证时,如何确保覆盖整个合成基因的序列?遇到高重复序列或发夹结构时,测序信号紊乱该如何处理?
-
09.16
单克隆抗体制备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如SP2/0、NS0)有什么特点,选择时需考虑哪些因素(如抗体分泌能力、代谢缺陷)?
-
09.16
定制多克隆抗体的价格构成包含哪些部分(如抗原制备费、免疫费、纯化费、检测费),若客户自行提供纯化好的抗原,能否减免部分费用,减免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