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电镜样品制备流程
外泌体的电镜样品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细胞培养:首先,需要培养产生外泌体的细胞系,如人类细胞系或动物细胞系。确保细胞处于健康状态,并在培养基中生长至适当的密度。
细胞收集:将培养好的细胞用适当的方法收集,例如离心将细胞沉淀下来。
外泌体分离:对细胞上清液进行多次离心操作,以去除细胞碎片、细胞核和细胞器等大颗粒物质,从而得到外泌体富集的上清液。
上清液初步处理:将外泌体富集的上清液进行低速离心,去除较大的细胞碎片和残留细胞,得到相对纯净的上清液。
上清液超高速离心:将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超高速离心,通常使用超速离心机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以进一步分离和富集外泌体。
上清液去除多余液体:离心去除上清液中的多余液体,留下外泌体沉淀。
外泌体固定: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如戊二醛(glutaraldehyde),对外泌体进行固定,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再次离心:对固定的外泌体进行低速离心,去除固定剂和多余的液体。
脱水与浸渍:外泌体通过一系列乙醇的递减浓度脱水,并在适当的介质中浸渍,如丙烯酯和Epon等。
切片:制备适当厚度的切片,通常使用超薄切片机(ultramicrotome)将外泌体样品切成70-100纳米厚度的切片。
钨薄膜染色:用氧化钨或其他合适的染料对切片进行染色,以增加电镜图像的对比度。
观察与拍摄: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上进行观察和拍摄。
上述步骤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可能会因实验室的要求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进行电镜样品制备时,应遵循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最新动态
-
08.11
检测RNA-蛋白质复合物的Western blot或质谱仪器有哪些注意事项?
-
08.11
LCA实验怎么选择合适的目标蛋白?
-
07.29
检测外泌体蛋白标志物常用的技术有哪些?
-
07.29
动态光散射DLS用于外泌体鉴定的原理和局限性是什么?
-
07.28
以细菌致病机制研究为例,如何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细菌毒力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
07.25
培养基上观察到酵母细胞生长,但报告基因表达检测为阴性,是什么原因导致?
-
07.25
怎么优化酵母单杂交的文库质量,提高筛选效率?
-
07.24
抗体标记ELISA试剂盒HRP与AP标记物的选择原则?
-
07.23
怎么利用DNA pulldown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07.22
在动物细胞实验中,血清对双荧光实验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