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是用于显示或筛选蛋白质或肽链的技术,利用噬菌体病毒颗粒(噬菌体颗粒)表面展示目标蛋白或肽链。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抗体筛选、肽药物发现等领域。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如下:
构建噬菌体基因库:将随机片段的DNA序列插入噬菌体基因组中,构建一个包含各种蛋白质或肽链编码序列的噬菌体基因库。
噬菌体感染和繁殖:将基因库中的噬菌体与宿主细菌(一般为大肠杆菌)进行感染,使噬菌体进入并复制于宿主细菌内。
噬菌体表面展示:目标蛋白质或肽链编码序列被噬菌体外壳蛋白所表达,并展示在噬菌体颗粒表面。
筛选和分离:通过结合目标分子的特性,筛选和分离与目标结合的噬菌体颗粒。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操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噬菌体基因库:通过随机片段的DNA插入噬菌体基因组中,构建一个具有多样性的蛋白质或肽链编码序列的噬菌体基因库。
传染宿主细菌:将噬菌体基因库与宿主细菌(例如大肠杆菌)一起培养,使噬菌体感染并复制于宿主细菌内。
分层培养:根据需要展示的蛋白质或肽链的性质,使用适当的选择压力(例如抗生素、金属离子等)进行分层培养,以选择出与目标结合的噬菌体。
筛选和分离:通过与目标结合的特定性质,如亲和力、特异性等,筛选和分离出与目标相结合的噬菌体。
身份确认:对于最终筛选出的噬菌体进行基因测序和蛋白质分析,以确认目标蛋白质或肽链的序列和特性。
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将目标蛋白质或肽链编码序列插入噬菌体基因组中,并使其表达在噬菌体颗粒表面,实现了对蛋白质或肽链的高通量筛选和研究。
最新动态
-
08.18
DNA pulldown能否用于研究病毒DNA与宿主细胞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08.18
如何分析荧光素酶发光信号的强度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关系?
-
08.14
在不同物种(如细菌、植物、动物等)中进行LCA实验有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项?
-
08.14
能否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DNA pulldown后结合的DNA量?
-
08.11
检测RNA-蛋白质复合物的Western blot或质谱仪器有哪些注意事项?
-
08.11
LCA实验怎么选择合适的目标蛋白?
-
07.29
检测外泌体蛋白标志物常用的技术有哪些?
-
07.29
动态光散射DLS用于外泌体鉴定的原理和局限性是什么?
-
07.28
以细菌致病机制研究为例,如何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细菌毒力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
07.25
培养基上观察到酵母细胞生长,但报告基因表达检测为阴性,是什么原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