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05-20 14:09:17
问题 1:发光信号不稳定
可能原因:底物降解、细胞裂解不充分、加样误差。
解决方法:
底物需避光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优化裂解液用量和裂解时间(如冰上裂解 5-10 分钟);
使用多通道移液器或自动加样系统减少误差。
问题 2:内参(海肾荧光素酶)信号过低
可能原因:内参质粒转染效率低、启动子活性弱。
解决方法:
提高内参质粒转染量(如调整目标质粒:内参质粒比例为 10:1 至 5:1);
更换强启动子(如 CMV)驱动内参基因表达。
问题 3:背景信号过高
可能原因:细胞碎片残留、试剂污染、底物过量。
解决方法:
裂解后离心(12000 rpm,5 分钟)去除细胞碎片;
实验前用酒精擦拭加样枪和台面,避免荧光污染;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控制底物用量。
最新动态
-
05.21
GST pull down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
05.20
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05.20
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
05.19
如何提高CoIP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05.19
CoIP能否用于检测内源性蛋白互作?与外源过表达系统有何区别?
-
05.19
为什么CoIP结果中检测不到预期的互作蛋白?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
05.19
CoIP实验中,如何避免抗体重链/轻链对Western Blot结果的干扰?
-
05.16
抗体制备公司在交付抗体时,除了抗体浓度、纯度,是否包含亲和力常数(KD值)、效价、内毒素含量等,还会提供哪些质检报告和相关数据?
-
05.16
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如何保证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和抗体分泌的一致性?
-
05.16
CoIP实验中,细胞裂解液的制备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