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克隆抗体定制前需明确哪些核心需求?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 发布时间:2025-10-30 14:17:43

    多克隆抗体制定前明确核心需求,能直接避免后续实验适配问题和资源浪费。除了你提到的目标抗原类型、宿主物种、应用实验、效价要求,还需补充抗体纯化方式和交付形式,这六点共同构成定制前必须明确的核心需求。

1、目标抗原类型及相关参数

    这是定制的基础,需提供明确信息让服务商精准制备免疫原。

    明确抗原形式:是重组蛋白、天然蛋白、多肽,还是小分子半抗原(如激素、药物)。若为多肽,需提供氨基酸序列;若为小分子,需说明是否需要偶联载体蛋白(如BSA、KLH)。

    说明抗原纯度和浓度:例如重组蛋白纯度需≥90%,避免杂质引发非特异性抗体;同时明确提供的抗原量是否满足免疫需求(通常需1-5mg)。

    标注关键修饰位点:若抗原存在磷酸化、糖基化等翻译后修饰,需明确是否需要定制识别修饰位点的特异性抗体,避免制备出仅识别未修饰位点的抗体。

2、宿主物种选择

    需结合后续实验兼容性和抗体产量需求确定。

    优先匹配后续二抗:若后续实验常用抗兔二抗,可选择兔作为宿主;若需与鼠源一抗区分(如双标实验),则避免选择鼠源。

    考虑抗体产量:兔、山羊等大型宿主的血清量远高于小鼠,单次采血可获得更多抗体,适合需要大量抗体的长期实验(如多次ELISA检测);小鼠则适合少量、快速制备的场景。

    规避物种交叉反应:若目标抗原在某一宿主中高度保守(如人源蛋白与兔源蛋白同源性高),该宿主可能难以产生高效价抗体,需更换其他亲缘关系更远的宿主。

 

3、明确应用实验类型

    不同实验对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要求不同,需提前告知服务商以调整制备和检测方案。

    若用于WBELISA:服务商需重点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确保能识别变性或天然状态下的抗原。

    若用于免疫沉淀(IP)、免疫组化(IHC):需强调抗体需能结合天然构象的抗原(IP),或能穿透组织、识别固定后抗原(IHC),服务商会针对性选择免疫原和检测方法。

    若用于体内实验(如中和实验):需额外要求抗体无内毒素、纯度高,避免引发宿主免疫反应,服务商会增加内毒素检测和深度纯化步骤。

 

4、效价与特异性要求

    这是衡量抗体质量的核心指标,需明确量化标准。

    效价要求:明确通过何种方法(如间接ELISA)检测的效价阈值,例如要求血清效价≥1:10000,或纯化后抗体效价≥1:5000,避免后续实验因效价不足导致信号弱。

    特异性要求:是否需要进行交叉反应检测,例如检测抗体是否与同家族其他蛋白、其他物种同源蛋白交叉反应;若用于复杂样本(如细胞裂解液),需要求提供特异性验证结果(如WB中单一条带)。

 

5、抗体纯化方式

    纯化方式决定抗体纯度和适用场景,需根据实验需求选择。

    ProteinA/G纯化:适用于多数常规实验(如WB、ELISA),能去除血清中的杂蛋白,获得高纯度IgG,成本较低。

    抗原亲和纯化:针对需要极高特异性的实验(如IP、中和实验),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纯化,可去除非特异性抗体,但成本较高,需明确是否需要该步骤。

    说明是否去亲和:若后续实验需避免抗体与ProteinA/G结合(如某些免疫荧光实验),需要求进行去亲和处理,避免干扰。

 

6、交付形式与数量

    需结合实验周期和用量确定,避免浪费或供应不足。

    交付状态:明确需要血清、粗提抗体,还是纯化后的抗体;若需长期保存,可要求提供冻干粉形式(稳定性更高)或液体形式(需含防腐剂)。

    交付数量:根据实验次数估算用量,例如单次WB需1-5μg抗体,若计划进行20次实验,可要求纯化抗体交付量≥100μg;同时可要求分装置于小体积管中,避免反复冻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