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肾荧光素酶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区别
海蓝色荧光素酶(Aequorin)和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是两种常用的荧光标记工具,它们有以下区别:
来源不同:
海蓝色荧光素酶主要来自于海洋生物,例如发光水母。
萤火虫荧光素酶则来自于萤火虫。
发光机制不同:
海蓝色荧光素酶的发光基于钙离子的存在。当钙离子结合到海蓝色荧光素酶上时,酶会催化荧光素产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蓝绿色光。
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发光基于氧化反应。在存在氧气和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情况下,酶会催化荧光素与Luciferin结合,并释放出黄绿色光。
光谱特性略有差异:
海蓝色荧光素酶发出的光波长主要集中在蓝绿色区域(约470-490纳米)。
萤火虫荧光素酶发出的光波长主要集中在黄绿色区域(约550-570纳米)。
应用领域不同:
海蓝色荧光素酶常用于研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萤火虫荧光素酶常用于生物成像、基因表达研究等。
以上提到的信息仅为基础知识,具体的研究细节和应用场景可能还需要参考相关文献和实验方法。
最新动态
-
09.17
合成基因片段若需用于植物转化(如农杆菌介导转化),在序列设计上需要额外考虑哪些因素?(如植物密码子偏好、载体元件匹配)
-
09.17
DNA合成后发现短片段杂质过多,可能是合成过程中的哪些步骤(如偶联、脱保护)出现问题?如何通过工艺调整减少杂质?
-
09.17
特殊宿主(如鸡)的多克隆抗体定制,免疫方案与哺乳动物有何不同?抗体收集方式(采血vs收集卵黄)的优缺点是什么?
-
09.16
测序验证时,如何确保覆盖整个合成基因的序列?遇到高重复序列或发夹结构时,测序信号紊乱该如何处理?
-
09.16
单克隆抗体制备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如SP2/0、NS0)有什么特点,选择时需考虑哪些因素(如抗体分泌能力、代谢缺陷)?
-
09.16
定制多克隆抗体的价格构成包含哪些部分(如抗原制备费、免疫费、纯化费、检测费),若客户自行提供纯化好的抗原,能否减免部分费用,减免比例是多少?
-
09.12
荧光素酶底物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
09.12
从载体构建、酵母菌株改造、实验流程设计等方面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酵母双杂交技术,使其能够检测到更微弱或更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
09.12
如何通过细胞实验来验证外泌体的功能?
-
09.1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双荧光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