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电镜观察的步骤
外泌体电镜观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观察和分析外泌体的形态和结构。以下是外泌体电镜观察的一般步骤:
1、样品制备:
收集外泌体样品: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生物体液(如血浆、尿液等)或组织液体(如脑脊液等),其中包含外泌体。
预处理: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
电镜固定:
固定样品: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如戊二醛、冷冻固定等)将外泌体固定在其原来的状态中,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洗涤:用缓冲液洗涤样品,以去除过剩的固定剂。

2、脱水和浸透:
脱水:在一系列浓度递增的乙醇溶液中,逐步将样品中的水分脱除,以使样品适应后续的树脂浸透。
浸透:使用合适的树脂(如Epon、Araldite等)浸透样品,使其在固化后具有适合电镜观察的硬度和清晰度。
3、树脂包埋:
预埋:将浸透后的样品置于埋脂盒中,加入适量的树脂,并根据需要进行定向。
固化:根据树脂的不同,采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使样品坚硬并固定在树脂块中。
4、超微切片:
准备超薄切片:使用超薄切片机,将树脂块切割成约60-90纳米厚度的超薄切片。
收集切片:将切片收集在铜或金网格上,以便后续的电镜观察。
5、电镜观察:
双重染色:通常首先使用重金属盐(如铀酸和铅酞)对切片进行双重染色,以增加对比度。
电镜观察:将样品放置在透射电镜中,利用电子束通过样品,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拍摄图像: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拍摄外泌体的高分辨率图像。
外泌体电镜观察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条件和步骤可能会因实验目的和设备不同而有所变化。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观察结果,建议在进行外泌体电镜观察时咨询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文献。
最新动态
-
11.14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的多克隆抗体,纯度通常能达到多少?怎么提升纯度?
-
11.14
含重复序列的siRNA合成通过分段合成和重叠区设计解决?
-
11.14
酶促合成法相比传统化学合成法,在准确性、合成长度上有哪些优势?
-
11.13
疏水抗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纯化时易出现沉淀,需调整哪些缓冲液条件?
-
11.13
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否初步判断合成基因的完整性?如何通过电泳结果排除“片段断裂”或“非特异性条带”问题?
-
11.13
进行基因序列设计时,需要提前规避哪些风险序列?
-
11.11
难表达或毒性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有哪些替代方案?
-
11.11
CAR-T细胞治疗中,CAR基因的合成有哪些特殊要求?
-
11.11
植物基因工程用于农杆菌转化的目的基因DNA合成,需在序列设计上考虑哪些植物特异性因素?
-
11.11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能否通过“预免疫”减少抗载体抗体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