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表达蛋白量很低的原因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常用的重组蛋白表达宿主,但有时会出现表达蛋白量很低的情况。以下是导致大肠杆菌表达蛋白量低的几个可能原因:
寡聚体形成:在某些情况下,目标蛋白可能以非溶解的形式存在,往往以寡聚体或包含不可溶性结构的形式聚集。这使得蛋白无法正确折叠和溶解,并从细胞内表达。
毒性效应:有些目标蛋白表达过多可能会对大肠杆菌细胞产生毒性效应。这可能会导致蛋白的表达水平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以保护细胞的生存。
能量限制:表达大量蛋白需要大量能量和资源供应。当细胞处于资源有限的状态时,蛋白表达的水平可能会降低。
外源蛋白稳定性:某些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能比较不稳定,容易被蛋白酶降解或发生部分降解。这可能导致蛋白表达量低下。
转录调控: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存在多种转录因子和调控元件,它们能够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若目标蛋白所属的基因受到不利的转录调控,蛋白表达量可能会受到限制。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提高大肠杆菌表达蛋白的水平,如使用其他表达宿主(如酵母、昆虫细胞等)、优化外源基因序列、调控表达系统的诱导条件、使用分泌表达等方法,以提高目标蛋白的表达量。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添加辅助蛋白帮助蛋白正确折叠等手段来改善蛋白的稳定性和可溶解性。
最新动态
-
11.14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的多克隆抗体,纯度通常能达到多少?怎么提升纯度?
-
11.14
含重复序列的siRNA合成通过分段合成和重叠区设计解决?
-
11.14
酶促合成法相比传统化学合成法,在准确性、合成长度上有哪些优势?
-
11.13
疏水抗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纯化时易出现沉淀,需调整哪些缓冲液条件?
-
11.13
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否初步判断合成基因的完整性?如何通过电泳结果排除“片段断裂”或“非特异性条带”问题?
-
11.13
进行基因序列设计时,需要提前规避哪些风险序列?
-
11.11
难表达或毒性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有哪些替代方案?
-
11.11
CAR-T细胞治疗中,CAR基因的合成有哪些特殊要求?
-
11.11
植物基因工程用于农杆菌转化的目的基因DNA合成,需在序列设计上考虑哪些植物特异性因素?
-
11.11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能否通过“预免疫”减少抗载体抗体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