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seq实验需要设置哪些对照?
通常需要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可以使用已知与特定 DNA 区域结合的蛋白质抗体,以验证实验流程的正确性;阴性对照可以使用非特异性抗体(如 IgG),用于评估背景信号的强度。此外,还可以设置 input 对照,即未经免疫沉淀的基因组 DNA 样本,用于评估 DNA 的质量和数量。
ChIP-seq 实验通常需要设置以下几种对照:
1.阳性对照
目的:用于验证实验体系的有效性,确保实验能够检测到已知的蛋白质 - DNA 相互作用。
示例:选择一个已知在特定细胞类型或条件下与 DNA 有明确结合的蛋白质,如在某些细胞中,RNA 聚合酶 II 与活跃转录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有很强的结合。针对 RNA 聚合酶 II 进行 ChIP - seq 实验时,以这些已知结合区域作为阳性对照,若能在实验中检测到这些区域有显著的富集信号,说明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基本正确。
2.阴性对照
目的:用于评估非特异性结合的背景水平,排除因抗体非特异性结合或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假阳性信号。
示例:可以使用不表达目标蛋白的细胞系作为阴性对照。例如,研究某种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的转录因子,选取该转录因子不表达的其他细胞系进行相同的 ChIP - seq 实验流程,理论上不应检测到该转录因子与 DNA 的结合信号。如果在阴性对照中检测到大量信号,则说明实验存在问题,可能是抗体非特异性结合或实验操作导致的背景过高。
3.Input 对照
目的:作为基因组 DNA 的起始样本对照,用于评估 ChIP 实验中 DNA 的回收效率以及在后续数据分析中作为归一化的参考。
示例:在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之前,先取出一部分超声破碎后的染色质样本作为 Input 对照。该样本包含了所有的基因组 DNA,经过与 ChIP 样本相同的纯化和测序流程后,其数据可用于分析基因组 DNA 的整体分布情况,以及通过与 ChIP 样本数据对比,计算各区域的富集倍数,从而更准确地确定蛋白质结合位点。
4.IgG 对照
目的:用于评估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IgG 是一种免疫球蛋白,通常不具有特异性的 DNA 结合能力,用它来模拟 ChIP 实验中的非特异性结合情况。
示例:在 ChIP - seq 实验中,除了使用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外,同时设置一组用 IgG 进行免疫沉淀的样本。如果在 IgG 对照中检测到与特异性抗体类似的结合信号,说明存在非特异性结合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如更换抗体或改进实验步骤以降低背景信号。
通过设置这些对照,可以更准确地评估 ChIP - seq 实验的结果,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区分真实的蛋白质 - DNA 相互作用信号与非特异性背景信号。
最新动态
-
09.16
测序验证时,如何确保覆盖整个合成基因的序列?遇到高重复序列或发夹结构时,测序信号紊乱该如何处理?
-
09.16
单克隆抗体制备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如SP2/0、NS0)有什么特点,选择时需考虑哪些因素(如抗体分泌能力、代谢缺陷)?
-
09.16
定制多克隆抗体的价格构成包含哪些部分(如抗原制备费、免疫费、纯化费、检测费),若客户自行提供纯化好的抗原,能否减免部分费用,减免比例是多少?
-
09.12
荧光素酶底物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
09.12
从载体构建、酵母菌株改造、实验流程设计等方面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酵母双杂交技术,使其能够检测到更微弱或更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
09.12
如何通过细胞实验来验证外泌体的功能?
-
09.1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双荧光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主要区别?
-
09.11
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如何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探索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疾病防治提供新靶点?
-
09.11
RT-PCR检测外泌体RNA的流程是怎样的?
-
09.08
双荧光实验怎么设计实验来确定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具体结合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