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分析中内标物的作用
在质谱分析中,内标物(Internal Standard)是一种用于定量和校正分析结果的参考物质。它与待测物或目标分析物非常相似,在样品处理、提取、分离和检测过程中与待测物一起进行分析。内标物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量校正:内标物可以用于校正仪器的响应变化、样品损失和色谱峰形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分析误差。通过将内标物的已知浓度加入样品中,可以校正仪器的响应差异,并计算待测物的准确浓度。
样品处理监控:内标物可以用作样品处理步骤的监控指标。它可以评估样品的提取效率、纯化效果和稳定性等,并检查样品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是否遭受了不可预知的损失。
矫正分析偏差:由于实验条件的变化或仪器漂移等原因,分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号偏移或峰形异常。在质谱分析中添加合适的内标物可以帮助矫正这些分析偏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标化合物的识别:内标物的选择通常要求与目标化合物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使得内标物也可以用于帮助鉴定未知化合物或确认目标分析物的存在。
内标物在质谱分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帮助校正仪器响应差异、监控样品处理过程和矫正分析偏差。
最新动态
-
09.16
测序验证时,如何确保覆盖整个合成基因的序列?遇到高重复序列或发夹结构时,测序信号紊乱该如何处理?
-
09.16
单克隆抗体制备常用的骨髓瘤细胞株(如SP2/0、NS0)有什么特点,选择时需考虑哪些因素(如抗体分泌能力、代谢缺陷)?
-
09.16
定制多克隆抗体的价格构成包含哪些部分(如抗原制备费、免疫费、纯化费、检测费),若客户自行提供纯化好的抗原,能否减免部分费用,减免比例是多少?
-
09.12
荧光素酶底物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
09.12
从载体构建、酵母菌株改造、实验流程设计等方面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酵母双杂交技术,使其能够检测到更微弱或更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
09.12
如何通过细胞实验来验证外泌体的功能?
-
09.1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双荧光实验,操作步骤有哪些主要区别?
-
09.11
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如何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探索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疾病防治提供新靶点?
-
09.11
RT-PCR检测外泌体RNA的流程是怎样的?
-
09.08
双荧光实验怎么设计实验来确定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具体结合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