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单克隆抗体纯化的原理
大鼠单克隆抗体的纯化原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细胞培养和抗体产生:首先,通过注射抗原刺激大鼠产生特定抗原的抗体。然后,从大鼠脾脏或骨髓中收集B细胞。
融合: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如骨髓瘤细胞株SP2/0或NS0)进行融合,生成混合细胞群的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筛选:通过培养基选择性地筛选和培养杂交瘤细胞,例如使用含有无对应抗原的培养基进行筛选,以选择那些只产生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抗体生产:从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系中收集培养液,其中含有产生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抗体纯化:在收集到的培养液中,使用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步骤来获取纯度较高的单克隆抗体。
a. 澄清:首先,通过离心或滤过等方法,去除细胞碎片和大颗粒物质,使溶液变得清澈。
b. 亲和层析:将蛋白A、蛋白G或其他对应抗体的固定化树脂与培养液混合,利用抗体与蛋白质A或蛋白质G之间的特异结合,将单克隆抗体吸附在固定化树脂上。
c. 洗脱:通过改变pH值或使用特定的洗脱缓冲液,将吸附在固定化树脂上的单克隆抗体从树脂上洗脱下来。
d. 浓缩和纯化:通过浓缩和纯化步骤,进一步提高单克隆抗体的纯度,并去除其他污染物质,如杂质蛋白、小分子化合物和剩余的固定化树脂等。
e. 确定纯度:使用电泳、Western blot等方法来检验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的纯度和特异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鼠单克隆抗体,用于进一步的研究、诊断或治疗应用。
最新动态
-
05.22
如何解决ELISA试剂盒定制中常见的基质干扰问题?
-
05.21
GST pull down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
05.20
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05.20
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
05.19
如何提高CoIP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
05.19
CoIP能否用于检测内源性蛋白互作?与外源过表达系统有何区别?
-
05.19
为什么CoIP结果中检测不到预期的互作蛋白?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
05.19
CoIP实验中,如何避免抗体重链/轻链对Western Blot结果的干扰?
-
05.16
抗体制备公司在交付抗体时,除了抗体浓度、纯度,是否包含亲和力常数(KD值)、效价、内毒素含量等,还会提供哪些质检报告和相关数据?
-
05.16
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如何保证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和抗体分泌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