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表达或毒性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有哪些替代方案?
难表达或毒性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制备核心替代思路是“降低抗原风险+优化免疫策略”,以下是具体可行方案:
1、核心替代方案
抗原层面优化:优先选择抗原功能片段(如胞外域、抗原表位肽),避开毒性结构域或难表达区域,降低对宿主的毒性和表达难度。也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抗原(如融合标签、突变毒性位点),提升可溶性和安全性。
宿主物种选择:替换常规小鼠/大鼠,选用更耐受毒性的宿主,如兔(免疫反应强且对部分毒性抗原耐受性更高)、山羊/绵羊(适用于大剂量免疫,代谢毒性物质能力较强),或鸡(体液免疫特性特殊,对部分毒性抗原敏感度低)。
免疫策略调整:采用低剂量梯度免疫,逐步提升抗原剂量让宿主适应,减少毒性冲击。搭配温和佐剂(如铝佐剂替代弗氏完全佐剂),降低免疫反应带来的附加损伤。
体外免疫替代:避开活体宿主,采用体外免疫技术(如脾细胞/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培养),直接在体外诱导抗体产生,完全规避抗原对动物的毒性影响。

2、需补充的辅助方案
若抗原极度难表达,可采用合成肽抗原(仅保留核心表位),无需完整表达抗原,直接用于免疫。
选择“抗原表达+抗体定制”一体化服务商,确保抗原改造、表达与免疫流程的衔接,减少中间环节的抗原活性损失。
最新动态
-
11.13
疏水抗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纯化时易出现沉淀,需调整哪些缓冲液条件?
-
11.13
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否初步判断合成基因的完整性?如何通过电泳结果排除“片段断裂”或“非特异性条带”问题?
-
11.13
进行基因序列设计时,需要提前规避哪些风险序列?
-
11.11
难表达或毒性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有哪些替代方案?
-
11.11
CAR-T细胞治疗中,CAR基因的合成有哪些特殊要求?
-
11.11
植物基因工程用于农杆菌转化的目的基因DNA合成,需在序列设计上考虑哪些植物特异性因素?
-
11.11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能否通过“预免疫”减少抗载体抗体的产生?
-
11.10
难表达或毒性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有哪些替代方案?
-
11.10
科研级与临床前研究级的多克隆抗体定制在质量标准(如内毒素、无菌性)上有何差异?
-
11.07
DNA合成中“固相载体”的作用是什么?不同孔径的载体树脂对DNA合成的片段长度有何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