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治疗中,CAR基因的合成有哪些特殊要求?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11-11 15:42:16

    CAR基因合成需严格适配T细胞的活化机制,重点保障“膜定位准确、抗原识别特异、信号传导完整”,核心结构(信号肽、scFv、跨膜区等)均有明确设计要求。

一、CAR基因合成的核心特殊要求

1.信号肽序列:确保CAR膜定位

    必须选择T细胞偏好的信号肽,常用CD8α信号肽、IgGκ轻链信号肽。

    功能是引导新生CAR蛋白穿过内质网-高尔基体,最终锚定到T细胞膜表面,无信号肽或信号肽不适配会导致CAR滞留胞内,失去功能。

    序列长度需严格匹配(通常16-30个氨基酸),避免截短或延长影响定位效率。

 

2.scFv结构:保证抗原识别特异性与亲和力

    来源需明确:由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组成,需保留原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

    连接子设计:VH和VL之间需插入柔性连接子(常用(G4S)3或(G4S)4),保证scFv折叠成正确构象,避免空间位阻影响抗原结合。

    优化要点:剔除scFv中的稀有密码子(适配人T细胞密码子偏好),避免半胱氨酸残基(防止二硫键异常导致聚集),验证无框架区突变(保证结构稳定性)。

 

3.跨膜区选择:维持CAR稳定性与信号传导

    优先选用T细胞表面分子的跨膜区,常用CD8α跨膜区、CD28跨膜区。

    要求:具有强疏水性,能稳定锚定细胞膜;与胞内信号域兼容,避免影响信号传导效率。

    避免使用异源跨膜区(如肿瘤细胞或非免疫细胞来源),防止引发T细胞活化异常或CAR脱落。

 

4.胞内信号域:确保T细胞完整活化

    核心组成:必须包含“初级信号域+共刺激信号域”,缺一不可。

    初级信号域:常用CD3ζ链的胞内段,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启动细胞增殖)。

    共刺激信号域:常用CD28、4-1BB(CD137),提供第二信号(提升T细胞存活时间、减少耗竭),多代CAR(如2代、3代)会组合多个共刺激域增强效果。

    序列要求:严格保留信号域的关键磷酸化位点(如CD3ζ的ITAM基序),避免突变导致信号传导失效。

 

5.连接子与间隔区优化

    跨膜区与scFv之间需插入间隔区(常用CD8α铰链区、IgG1Fc片段的铰链区),增加scFv与抗原的结合距离,避免空间限制。

    间隔区长度需匹配抗原位置(膜表面抗原可选择较短间隔区,分泌型抗原可延长),避免过短影响结合或过长导致CAR聚集。

 

6.免疫原性控制

    尽量使用人源化序列:scFv、信号肽、跨膜区等优先选择人源序列,减少鼠源序列比例,降低患者体内产生抗CAR抗体的风险(避免CAR-T细胞被清除)。

    剔除潜在免疫表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删除可能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的多肽片段。

 

7.其他关键设计

    密码子优化:适配人T细胞的密码子偏好,提高CAR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效率,避免稀有密码子导致的表达量低下。

    剔除有害序列:去除终止密码子、重复序列、反向互补序列(防止基因沉默或载体构建失败),避免与载体酶切位点冲突的序列。

    可选标签序列:在CARC端添加FLAG、Myc等标签(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方便后续表达验证。

二、合成后需验证的核心功能指标

    序列准确性: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全长序列,确保无碱基突变、缺失或插入,关键结构域(信号肽、ITAM基序等)完全匹配设计。

    表达有效性:将CAR基因转入T细胞(如Jurkat细胞或原代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上CAR的表达量(需达到一定阳性率,通常≥30%)。

    抗原结合活性:用荧光标记的抗原孵育CAR-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scFv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能力(检测结合率和平均荧光强度)。

    信号传导功能:检测CAR激活后T细胞的下游信号分子(如ERK、NF-κB)磷酸化水平,或通过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IFN-γ)分泌量,验证信号传导完整。

    功能完整性:通过体外杀伤实验验证CAR-T细胞对靶细胞(表达目的抗原的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计算杀伤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