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A凝胶阻滞法
EMSA凝胶阻滞法是常用的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它可以用来检测和分析蛋白质与DNA结合的能力,并确定这种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和强度。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DNA探针标记:首先,将待检测的DNA序列,通常是包含潜在结合位点的短片段,标记上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染料,以便于后续的可视化和检测。
蛋白质与DNA结合反应:将标记的DNA探针与待测试蛋白质样品一起孵育,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蛋白质-DNA结合反应。这使得蛋白质与DNA结合形成复合物。
凝胶电泳:将反应混合液加载到聚丙烯酰胺凝胶(通常使用非变性凝胶)中,并进行电泳分离。由于蛋白质与DNA结合后复合物的大小和电荷改变,与未结合的DNA探针分子相比,它们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会发生变化。
凝胶阻滞:在电泳结束后,将凝胶进行固定和染色,以可视化DNA探针和与之结合的蛋白质复合物。通常使用核酸染色剂(如溴化乙锭)或蛋白质特异性染色剂(如银染法)来可视化复合物的形成。
通过分析凝胶上的带状图案,可以确定蛋白质-DNA结合的情况。如果没有蛋白质与DNA结合,DNA探针会迁移成一个明确的带状条带。而当蛋白质结合到DNA上时,由于复合物大小和电荷变化,会出现一个或多个迁移较慢的条带,代表了蛋白质-DNA复合物的存在。
EMSA凝胶阻滞法可以用于研究转录因子和DNA序列之间的结合、核酸酶的底物识别、DNA修复蛋白的功能等。它是一种灵敏且直接的方法,可用于对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初步筛选和定量分析。
最新动态
-
11.14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的多克隆抗体,纯度通常能达到多少?怎么提升纯度?
-
11.14
含重复序列的siRNA合成通过分段合成和重叠区设计解决?
-
11.14
酶促合成法相比传统化学合成法,在准确性、合成长度上有哪些优势?
-
11.13
疏水抗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纯化时易出现沉淀,需调整哪些缓冲液条件?
-
11.13
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否初步判断合成基因的完整性?如何通过电泳结果排除“片段断裂”或“非特异性条带”问题?
-
11.13
进行基因序列设计时,需要提前规避哪些风险序列?
-
11.11
难表达或毒性抗原的多克隆抗体定制,有哪些替代方案?
-
11.11
CAR-T细胞治疗中,CAR基因的合成有哪些特殊要求?
-
11.11
植物基因工程用于农杆菌转化的目的基因DNA合成,需在序列设计上考虑哪些植物特异性因素?
-
11.11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能否通过“预免疫”减少抗载体抗体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