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铵沉淀法纯化的多克隆抗体,纯度通常能达到多少?怎么提升纯度?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11-14 11:37:02

    硫酸铵沉淀法纯化多克隆抗体的纯度通常在60%–80%(以IgG为目标蛋白),核心杂质为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杂蛋白及残留硫酸铵,后续需通过“脱盐+高分辨率层析”组合步骤,可将纯度提升至95%以上(甚至99%)。

一、硫酸铵沉淀的纯度局限

    硫酸铵沉淀基于蛋白溶解度差异实现初步分离,属于“粗纯化”手段。

    它能有效去除部分小分子杂质和溶解度差异大的杂蛋白,但无法分离与IgG溶解度接近的血清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α2-巨球蛋白)。

    最终产物中仍残留约20%–40%杂蛋白,且含高浓度硫酸铵,会干扰后续实验或应用(如ELISA、细胞实验),必须进一步优化。

二、提升纯度的核心后续步骤(按顺序推荐)

1.第一步:脱盐(必做前置步骤)

    核心目的:去除残留硫酸铵,调节缓冲液环境,为后续层析做准备。
常用方法:凝胶过滤层析(如SephadexG-25)或透析,操作简单且不损失抗体活性。

    关键作用:避免高盐环境影响后续层析介质的结合效率(如离子交换层析对盐浓度敏感)。

 

2.第二步:高分辨率层析(核心纯化步骤,选1–2种组合)

ProteinA/G/L亲和层析(首选):

    特异性结合IgG的Fc段,对多克隆抗体的富集效果极强,单步可将纯度提升至90%–95%。

    适用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IgG(如兔、鼠、人源),操作简单、回收率高,是抗体纯化的“黄金步骤”。

 

离子交换层析(补充优化):

    常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如SPSepharose),利用IgG与杂蛋白的等电点差异实现分离。

    可去除亲和层析无法分离的微量杂蛋白(如降解的IgG片段、非特异性结合的杂蛋白),将纯度进一步提升至98%以上。

 

疏水相互作用层析(可选,针对高杂质场景):

    适用于杂蛋白含量较高的样品,利用蛋白疏水性差异分离,可作为亲和层析后的“抛光步骤”,去除微量残留杂质。

 

3.第三步:终端处理(按需选择)

    再次凝胶过滤层析(如SephadexG-100):去除聚合体(IgG易形成二聚体/多聚体),提升产物均一性。

    超滤浓缩:调节抗体浓度,适配后续应用需求(如1–10mg/mL用于实验,100mg/mL以上用于制剂)。

 

三、典型纯化流程与纯度变化

    硫酸铵沉淀(60%–80%)→脱盐→ProteinA亲和层析(90%–95%)→离子交换层析(98%–99%)→(可选)凝胶过滤层析(99%+,去除聚合体)。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