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检测—如何解读基因密码
全基因组测序是对未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1986年,Renato Dulbecco是最早提出人类基因组定序的科学家之一。他认为如果能够知道所有人类基因的序列,对于癌症的研究将会很有帮助。美国能源部(DOE)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分别在1986年与1987年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
检测结果让人满意,我得赶紧抽根中华、喝杯茅台压压惊。”李先生日前在朋友圈这样写道。什么检查能让人又抽烟又喝酒?答案是全基因组检测。不久前,李先生花了18万元请专业机构解读了自己的基因密码,从抽血到报告出炉,只需要三个星期。检验报告显示,李先生无论抽烟还是喝酒,他的患癌风险都比较低。李先生所做的全基因组检测,最近在资本市场、高端体检中心以及临床医疗系统,火爆得一塌糊涂。这意味着,基因测序将可以真正用于临床。一家涉及基因检测服务的医疗机构 总裁金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他的医疗科技集团开业短短一个多月,高端客户量就达到了30多人。他们为这些客户提供全基因组的检测及分析并提供后续的健康方案。或许是步伐迈得太快,让监管层感到了一些隐忧。
2014年2月,食药总局和卫计委一纸通知叫停了临床基因测序,原因是相关产品和技术并没有通过审批。未经审批就做诊疗,算是非法行医,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但是据说去年2月被叫停之后,不少院士、专家都呼吁基因测序重新放开,因为在新生儿的全基因组测序、癌症的靶向用药等,基因检测确实有存在的必要。而一旦叫停,意味着不少可以接受无创诊断的高危产妇,不得不去接受羊水穿刺、脐血等检测方式。这一方法,无论是在测试风险还是后期诊治效果上都远远落后于基因检测方式。巨大的市场需求、可观的盈利空间让不少拥有基因检测技术的医疗企业、高端诊所和体检中心尝试以“非临床途径”将基因检测推向市场。
但是长久以来,大众对于基因测序的想象一直是“神秘而昂贵”。单是那一台台检测仪器就价格不菲。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基因检测仪器都靠进口,价格从几千万到上亿元不等。“我们的二代检测仪器购买价格是1.2亿元,单次检测成本约为1000美元,这已经比一代检测仪器成本低了很多。”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价格壁垒并非不可攻破。谁为错误解读买单李先生对自己的检测报告很满意,但并非所有检测者都这么幸运。这涉及到基因检测的另一个伦理问题:那些“不太幸运”的检测者,如果提前得知自己的患癌风险高于常人,生活状态可能完全被打乱。更何况,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报告解读的准确性难以验证,谁会为错误买单?如何买单?
人体里各种组织的每一个细胞都有一套基因密码。基因密码储存在细胞核里的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分子中。其实从人类基因组密码被破译开始,全基因组测序的检测就不再是难题,真正难的,是如何解读基因密码。”
最新动态
-
09.24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为何抗原亲和纯化的抗体特异性最高?其纯化原理与适用场景(如检测修饰位点)是什么?
-
09.23
高通量筛选用siRNA库的合成通常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如何平衡合成成本与库容量?
-
09.23
重组蛋白表达载体构建中的目的基因DNA合成,需如何匹配载体的酶切位点?合成产物的末端设计有何特殊要求?
-
09.23
大规模工业级RNA合成(如吨级mRNA生产)与实验室小规模合成在反应体系、纯化工艺上有哪些关键差异?核心技术瓶颈是什么?
-
09.23
多克隆抗体定制中,纯化后的抗体浓度如何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BCA法)哪种方法更适合避免蛋白杂质干扰?
-
09.19
siRNA合成中,单链RNA合成完成后,退火步骤的温度和时间如何优化才能提高双链形成效率?
-
09.19
基因合成的长度上限通常是多少?目前已报道的最长人工合成基因/基因组是多少(如合成酵母染色体)?
-
09.18
合成生物学中人工基因组(如合成酵母染色体)的DNA合成,如何通过分段组装突破长片段合成的长度限制?核心挑战是什么?
-
09.18
多克隆抗体定制能否实现“针对特定修饰位点”(如磷酸化、甲基化)的抗体制备?需在需求阶段提供哪些关键信息?
-
09.17
合成基因片段若需用于植物转化(如农杆菌介导转化),在序列设计上需要额外考虑哪些因素?(如植物密码子偏好、载体元件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