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基因与真核生物基因的合成策略有何差异?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11-17 17:17:06

    原核生物基因合成直接拼接编码序列,真核生物基因合成需根据表达系统选择“含内含子”或“去内含子”策略,真核基因的内含子可通过合成实现。

 

一、原核与真核生物基因合成策略的核心差异

    序列设计:原核基因直接合成完整开放阅读框,无需考虑内含子;真核基因需先明确表达系统,若在原核系统表达则剔除内含子,若在真核系统表达可保留或优化内含子。

    结构优化:原核基因侧重密码子偏好性适配(如大肠杆菌的高频密码子),无内含子相关修饰;真核基因若保留内含子,需确保剪接位点(5'端GU、3'端AG)完整,同时适配真核生物的密码子偏好。

    合成流程:原核基因合成后可直接克隆到原核载体;真核基因含内含子时,需验证载体是否兼容真核剪接机制,避免剪接异常。

二、真核基因内含子的合成可行性

    真核基因的内含子可以通过合成实现,关键在于精准模拟天然内含子的核心特征:

    需准确合成内含子的核心元件,包括剪接位点、分支点序列和polypyrimidine tract(多嘧啶区)。

    合成时需控制内含子长度(天然内含子多为100-1000bp),避免过长导致合成效率下降或剪接受阻。

    可根据需求设计“优化型内含子”,比如保留剪接必需序列,简化非必需区域,提升合成成功率和表达效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