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测序中Sanger测序与二代测序NGS的适用场景有何区别,如何根据实验需求选择?

信息来源:金开瑞 作者:genecreate_cn 发布时间:2025-11-18 10:31:35

    Sanger测序和NGS的核心差异集中在通量、读长、准确度和成本,选择时需围绕实验目标、样本量和分析需求精准匹配。

一、两者核心适用场景区别

1、Sanger测序(一代测序)

    聚焦已知目标的精准验证,比如PCR产物测序、质粒克隆验证、突变位点确认,尤其适合长度≤1000bp的短序列。

    适配少量样本分析,单次只能处理1-8个样本,适合样本数量≤20个的场景。
作为金标准验证工具,用于确认NGS发现的新突变、新序列,错误率低于0.001%,结果无需复杂纠错。

    适合简单分型需求,比如单一SNP位点检测、酶切位点确认等单一目标分析,操作和后续分析都很简便。

 

2二代测序(NGS)

    主打高通量批量检测,单次可处理数百到数千个样本,适合样本数量≥20个的批量实验。

    擅长未知序列探索,比如新发突变筛查、全基因组/全外显子组分析、转录组表达谱检测,能一次性获取海量信息。

    适配复杂区域或长片段分析,比如基因组拼接、结构变异检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如16SrRNA测序),需通过短读长拼接完成。

    适合低丰度目标检测,比如肿瘤ctDNA突变、病毒低比例变异分析,可通过深度测序(测序深度>100×)捕捉低丰度信号。

二、关键参数差异(快速判断依据)

    读长:Sanger测序读长500-1500bp,无需拼接;NGS以短读长为主,仅50-300bp,需生物信息学拼接。

    错误率:Sanger测序错误率极低(<0.001%);NGS错误率相对较高(0.1%-1%),需依赖软件纠错。

    通量:Sanger测序通量低,单次仅测少量样本;NGS通量极高,可同步处理大量样本和多个目标。

    成本:Sanger测序单个样本成本高(几十到几百元);NGS批量处理时单位样本成本低(几到几十元)。

    分析复杂度:Sanger测序结果可直接读取,分析简单;NGS需依赖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拼接、注释,分析更复杂。

 

三、实验需求选择逻辑

1先明确核心目标:

    若为验证已知序列(如克隆正确性、突变是否存在),优先选Sanger测序,精准且操作便捷。

    若为探索未知信息、批量检测或深度分析(如全基因组扫描、多基因同步检测),优先选NGS。

 

2、再结合限制条件:

    样本量少、预算有限且目标单一,选Sanger测序,无需搭建复杂分析平台。

    样本量大、需多目标同步检测,选NGS,批量处理能降低单位成本。

 

3、特殊场景优先匹配:

    需测定长片段连续序列(如完整基因克隆),选Sanger测序,读长优势无需拼接。

    微量样本、低丰度变异检测(如肿瘤循环肿瘤DNA分析),选NGS,深度测序可捕捉低比例目标。




X